科研进展

东北大学王建华、陈明丽教授团队在ACS Nano上发表单细胞多维检测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 魏星 编辑: 李家祥 周洛琦 来源:理学院 更新日期: 2024-02-26

东北大学王建华教授团队在单细胞多维分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以“Multiplex Profiling of Biomarker and Drug Uptake in Single Cells Using Microfluidic Flow Cytometry and Mass Spectrometry”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ACS Nano上。东北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我校王建华教授、陈明丽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Lim Chwee Teck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理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张璇为第一作者。(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nano.3c12803)

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单细胞异质性和标志物多样性,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多维度精准分析有助于实现癌症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然而,临床样本中肿瘤细胞极为稀少,传统的超速离心的手段有可能造成样品损伤和丢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该团队研制了一系列模块化的光谱-质谱二维单细胞检测平台。高表面积的适配体标记纳米荧光探针可精准识别表达特异性蛋白的肿瘤细胞,利用自主研制的单细胞聚焦排列——样品纯化——荧光/质谱连续检测微全分析(μTAS)芯片,对复杂生物样品中的目标细胞进行聚焦、排列、纯化,实现激光诱导荧光(LI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二维模式的单细胞高分辨、高灵敏识别与检测。该系统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上评估细胞对铂类药物摄取与诱导PTK7蛋白质表达的关联,进而实现稀有肿瘤细胞的表型区分。

增强型螺旋单细胞聚焦微流控芯片可在温和流速下实现单细胞的高通量排列,省去传统细胞样品处理中冗余的离心清洗步骤,极大地节约样品纯化时间并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纳米粒子大的表面积耦联近3000条Sgc8适配体,能形成高亲和力适配体纳米探针,有效识别样品中的所有目标细胞。该方案为全血样品中稀少肿瘤细胞的检测和表型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悉,相关研究工作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已结题,NSFC 21727811)自主研发的多维检测平台开展,研究内容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SFC22334003)和新加坡国立大学Start-Up Grant (A-8001301-00-00)资助。

单细胞光谱/质谱表型分析示意图

要闻推荐
通知公告
媒体东大
东大要闻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